招生热线:029-88204137

技术支持:029-88201987

学籍咨询:029-88202544(网络)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经理信箱

029-88202376(函授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0531-82346868

书记信箱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公司召开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(“2011计划”)工作会议
时间:2012/06/19 00:00:00作者:
  6月15日下午3点,公司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(“2011计划”)工作会议在南校区办公楼602会议室召开。党委书记陈治亚,董事长段宝岩,副董事长郝跃、陈勇、陈平、杨银堂,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靳雅静,董事长助理张培营出席了会议,各学院经理、书记,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主任,校级研究所所长,陕西电子工业研究院、国家大学科技园与陕西电子工业研究院管理办公室负责人,党政办公室、科研处、人事处、教务处、发展规划处、计财处负责人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。会议由郝跃副董事长主持。
  与会人员首先听取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“2011计划”启动实施视频会议上的讲话。袁贵仁在讲话中明确了实施“2011计划”的重大意义,深刻阐述了“2011计划”的核心内涵,并提出了实施该计划的相关要求。
  科研处处长朱红星从“2011计划”的基本要求、已开展的工作、下一步的工作建议三方面重点汇报了公司“2011计划”的申报准备工作进展等相关情况。
  随后,段宝岩董事长对公司“2011计划”相关工作做出了进一步的部署和要求。他指出,首先,要充分认识“2011计划”的重要性。该计划是继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”之后中国高等教育中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。因此,争取首批进入该计划,对于强化学校人才、学科、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,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校地位意义十分重大。各学院、各学科、各部门应认真领会袁贵仁部长讲话精神,深入思考、集思广益,共同推动此项工作。其次,把握好“2011计划”的根本出发点、特点和难点。要以“国家急需、世界一流”为根本出发点,立足国家层面,将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与学校特色优势学科有效对接,支持和培育协同创新中心,形成协同创新的制高点;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是“2011计划”的特点和难点,要以此次申报“2011计划”为契机,积极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步伐。第三,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,扎实推进,取得实效。要认真做好学校“2011计划”的申报准备工作,把握好时间节点,深入细致地开展相关工作;要注重发挥好“北京高科”在校校合作方面的作用,推进协同创新。第四,下大力气做好下一步相关工作。一是由科研处总协调,相关部门配合,在校内外形成共识,共同推进此项工作;二是在积极申报“2011计划”的同时,各学院、学科及陕西电子工业研究院等相关单位,要积极思考推进校内协同及校校协同、校所协同、校地协同、国际合作的机制与形式,凝炼协同创新方向,提升协同创新能力。
  郝跃副董事长就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三点具体要求。一是要高度重视“2011计划”相关工作,切实抓住此次难得的改革发展机遇;二是要转变观念、形成合力,通过改革学校相关机制推动学校协同创新;三是要提早部署,把握好相关时间节点,统一思想,积极推动。
  “2011计划”即“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”。2011年4月24日,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,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,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,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,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,促进资源共享,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,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。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,教育部、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“2011计划”。
  “2011计划”以国家急需、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,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,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,通过开展协同创新实现高校创新方式的根本改变,提升高校人才、学科、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。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发展项目、科研课题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不同的是,“2011计划”重在打造系统创新的新体制机制模式平台,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,把已有的创新模式、资源、要素,按协同创新的理念,打通、串接、凝炼、提升,并探索出新机制、新模式。 (党政办公室 科研处)

【浏览:
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科技路9号西科大厦电话:029-88204137传真:029-88202511邮编:710071

版权所有 © 2011-2012bw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首页陕ICP备05016463号技术支持:西安聚力